地方小吃里全都是機會!不信看看這3個老板是怎么賺的……餐企新聞

餐飲界 / 白劉陽 / 2017-10-19
方大同胡辣湯,張老熗燴面,倔驢幫,這三個品牌,是如何把街頭小吃做出品質感、品牌感的?他們在做法上有哪些共性?
餐飲界

這是一個消費者無比“挑剔”的年代。

原地踏步的老品牌在凋零,求質、求新、求變的新品牌在崛起。

在小吃這個大賽道里,為什么有些品牌突圍成功,有些淹沒在街邊?看完這三張圖,也許你就明白了。

最近,有三家街邊店讓記者印象深刻。因為他們的樣子和他們所在的品類里絕大多數店面完全不同:

同樣是賣胡辣湯的

同樣是燴面館

同樣做驢肉火燒

而這三幅對比圖里的后者,都成了區(qū)域品類翹楚:

2012年創(chuàng)立的胡辣湯品牌“方大同”,目前擁有近20家直營以及加盟店,方大同直營店所到之處,連品類傳統(tǒng)老大“方中山”都受到挑戰(zhàn);

2015年成立的燴面品牌“張老熗”,用不到2年時間在燴面店遍地的鄭州打出特色,只靠門頭就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,人均消費保持在30元左右;

2014年創(chuàng)立的驢火品牌“倔驢幫”,不僅開進帝都的shopping mall,而且單個驢火的價格是傳統(tǒng)驢火的兩倍還多,一舉打破了驢火的“地攤印象”……

這三個品牌,是如何把街頭小吃做出品質感、品牌感的?他們在做法上有哪些共性?

他們背后無一例外是“跨界老板”  

先來看看這三個品牌背后的老板:

“方大同”創(chuàng)始人康長喜,做餐飲之前在北京從事裝修行業(yè),經常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;

“張老熗”創(chuàng)始人張林,做餐飲前從事設計行業(yè),現在仍然保持著每個月讀2本書的習慣;

倔驢幫CEO平景飛,創(chuàng)建倔驢幫之前,一直從事于移動通信領域,具備深厚的IT背景。

餐飲老板內參資深記者道哥曾說,看一家企業(yè),先看老板出身。我們可以發(fā)現,三個品牌的創(chuàng)始人都帶著跨界思維而來,愛學習、會學習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。

打破所在品類傳統(tǒng)開店模式  

跨界思維、不斷學習的結果就是,三位創(chuàng)始人在經營模式上一直在調整。

比如,為了和傳統(tǒng)街邊胡辣湯店區(qū)分開,康長喜采用了重投資模式。

目前,“方大同”四家直營店面積均在200㎡以上,最大的店面達340㎡。而未來,康長喜的設想是采用“章魚模式”的經營方法 :未來在二線城市,200㎡以上的大店不超過20家,其余的以70㎡左右的小店進行布局。

再比如,張林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多方考察,將長達58頁的整套品牌VI系統(tǒng)設計出來后,才著手進行開店。

又比如,平景飛不僅借用東阿阿膠的驢肉資源,穩(wěn)定了驢肉品質,還用了三年時間改造機器,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和“去廚師化”。

讓“老產品”適應“現代吃法”  迅速占領消費者認知  

除了經營模式,三個品牌在產品創(chuàng)新上也“煞費苦心”。

合記、蕭記、裕豐源、谷雨春、76人老燴面……鄭州市場上有著數量眾多的燴面品牌,大大小小的燴面館更是無法計數,如何能從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片天地呢?

“張老熗”創(chuàng)始人張林想起了老家南陽的燴面做法——熗鍋燴面。這種做法將熗鍋面和羊肉燴面兩做法相結合,少了羊肉燴面的油膩和膻氣,更符合現在追求低熱量食物的年輕人的口味。與此同時,張林還打出“熗鍋燴面第一品牌”的旗幟,以搶先占得消費者的認知。

康長喜在普通胡辣湯的基礎上,先后推出精品胡辣湯、滋補胡辣湯等多個新產品。

倔驢幫則在銷售驢火的同時,推出了驢肉飯和驢火套餐系列。

用表情包做品牌LOGO 從設計上貼近年輕人  

“要想紅,先整容”,想要改變顧客對自己的認知,先從改變自身形象做起。

三家品牌無一例外都對店面裝修做了升級。方大同在一家店中大量使用原木和燈光,偏向日式風;倔驢幫將黑白灰作為主基調,打造時尚“性冷淡風”。設計上的時尚感,打破了消費者對胡辣湯、驢肉火燒的老土印象。

張老熗則一改鄭州燴面館一綠到底的以往形象,門頭采用黃色為主基調,并將表情包作為品牌LOGO,店內的許多提示牌也采用表情包的形式。

創(chuàng)始人張林發(fā)現,許多年輕人聊天時喜歡用表情包,有些人甚至覺得表情包比文字更能夠表達思想。他之前一直從事設計工作,于是在開店前,就將表情包設計成了品牌logo。

服務細節(jié)上,這幾個品牌也比一般的傳統(tǒng)小吃店更花心思。

拿張老熗來說,不僅有WiFi和充電口,而且每家店還準備了安卓、華為、小米三種不同機型的充電線。 此外,一些店面還提供雨傘存放處、寶寶椅存放處等細節(jié)服務。

在就餐體驗上,最具觀賞性的拉面、鹵肉等環(huán)節(jié)均采用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消費者眼前,讓消費者能夠直接看到拉面和鹵肉的整個過程。

把“非遺”搬進店里  給餐廳增加文化認知  

江小白憑借“我有一瓶酒,有話對你說”的文化內涵,將自己定位為“青春小酒”,短短5年的時間銷售額便突破10億元。

餐廳同樣如此,想要贏得顧客的認知,餐廳的文化內涵同樣重要。

今年7月份,康長喜以方大同胡辣湯的名義,投資了某部微電影的拍攝,用這種軟性的推廣方式,給年輕消費者樹立新的認知;張林則將起源于老家南陽的熗鍋燴面申請了非遺,并打出“在這里,喝(河南方言)燴面,吃鹵肉,品味人生”的宣傳口號。

而倔驢幫為了突出“倔”文化,打出“全世界倔的人聯合起來”的口號。

結語

《2017中國餐飲報告》顯示,已有近200萬家店鋪的小吃簡快餐,才是品類大賽道。把老小吃做出新鮮感,占領年輕人市場,是品牌脫穎而出的關鍵。

一位餐飲老板曾說,最害怕進店吃飯的客人全都是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這意味著自己的品牌已經老化。 失去了年輕人,也就失去了未來的市場。

從表面來看,傳統(tǒng)小吃品牌升級需要改變的是裝修、門頭、logo、菜品等顯性指標。其實,這些顯性指標的背后,是經營理念、人才結構、品牌內涵這些深層次的升級。

如果把前者比作電腦的硬件,后者則可以看做電腦的軟件。硬件再好,如果沒有相應的軟件相匹配,給人的感覺也像大腳穿小鞋。

總結以上案例不難發(fā)現,傳統(tǒng)小吃突圍,占領年輕消費者的心智,實現品牌升級絕不是搞搞裝修這么簡單,而是一個系統(tǒng)的工程。


本文來源:餐企老板內參,由餐飲界zzfcdz.cn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zzfcdz.cn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
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


媒體官方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