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印良品開了一家咖啡館,但主角是一款“性冷淡”的茶?營銷案例
從家居、服裝跨界到餐飲、書店。12月19日,它在中國的第一家咖啡館也開張了~
不止賣咖啡,還有傳統(tǒng)茶葉。而且,從菜單上來看,西湖龍井等傳統(tǒng)茶飲唱的主角。
這是要搞事情啊?
飲品唱主角,還要按壺賣現(xiàn)泡茶?
無印良品大陸首家主打飲品的門店——Café MUJI 在上海大悅城開業(yè)了。
跟它此前在中國所有的店不同,這是一家主打飲品的店。這也是無印良品在全球第9家飲品店(前8家都在日本)。
比起成都遠洋太古里和上?;春?755 旗艦店的Café&Meal MUJI豐富的餐食選擇,這個去掉“&Meal”的新門店顯然發(fā)力更加集中——
這家新門店只提供四種簡餐,把重點放在了咖啡豆及茶葉的精選上。顯然,飲品才是主角。
▲茶飲位于最容易被注意到的左端
從菜單排序看,茶飲似乎比咖啡更受重視。
黑板式的菜單上,茶位于消費者視線優(yōu)先的最左端,店面陳列上,裝有茶葉的紙袋也成為設計裝飾的一部分。
▲用紙袋茶葉裝飾的一面墻
值得注意的是,Café MUJI里沒有最近勢頭正勁的調制茶飲,而是很古樸地選擇了龍井、茉莉花茶、鐵觀音、普洱等傳統(tǒng)品類現(xiàn)泡茶,并且按壺售賣。
里面出售的茶葉包括:龍井、鐵觀音、鳳凰單樅、普洱、滇紅等。
咖啡產品也不見摩卡、拿鐵等“熟面孔”,手沖成為主打,咖啡豆來自云南臨滄、印尼曼特寧、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啡等。
▲茉莉花茶
比起其他門店,這家Café MUJI面積不大,50余個座位,設計在一貫“嚴肅臉”的基礎上,整體色調更明亮,更具活力。
現(xiàn)泡茶+手沖咖啡,產品上的巧心思
主打家居、服裝等產品的MUJI,店開得不算快,“野心”卻不小——
2015年底,在成都遠洋太古里和上?;春?55兩個旗艦店開設餐廳(后者還植入了MUJI books 板塊);今年9月,在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店引入面包房;最新消息是,將在北京和深圳開業(yè)的 MUJI Hotel。
▲無印良品跨界書店、餐飲、面包房、酒店...
這次新開的咖啡館,相對來說倒不顯得意外了,它是MUJI對消費者生活方式更緊密的一次貼近。
巧妙的是,Café MUJI 以一個差異化試圖抓取最大公約數(shù)——
傳統(tǒng)茶葉和手沖咖啡的選擇。
一方面,對熟知或認可MUJI品牌的消費者來說,Café MUJI是一個聚會“打卡”的優(yōu)選地;
另一方面,又抓住了喜好喝茶和單品咖啡群體的目光,以提供新的消費增量。
售賣茶與咖啡的店面繁多,但在正牌“性冷淡風”場所喝一杯傳統(tǒng)茶或手沖咖啡,那種微妙的混搭感卻鮮有。
在這樣的場景下,Café MUJI既是消費的一部分,也完成著傳達品牌理念,向其他版塊引流的功用。
更重要的是,無論對標傳統(tǒng)茶館或者精品咖啡館,其78元/壺、38元/杯的價格也實在算不上奢侈。
不過,這種嘗試能否獲得認可,還需要市場去檢驗。
“沒有品牌”的超級品牌如何煉成?
這個一向被認為“高冷”的品牌,正在潛移默化地以各種方式貼近人們的生活。
在強調聚焦、細分市場的商業(yè)風潮中,MUJI似乎是反著來的,擴散、不斷拓寬邊界,讓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經(jīng)典樣本。關鍵在相輔相成的兩方面:
?品牌理念輸出
對MUJI產品稍有了解,先想到的關鍵詞會是“實用、樸素、環(huán)保、簡約”。
看上去有些無趣,但這幾乎是不會過時的審美。
并且,這種審美成為了一種獨特的理念,幾乎體現(xiàn)在店內銷售的每一件物品上——
從簡單的收納盒到再生紙筆記本,從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MUJI BOOKS陳列,到Café&Meal的五谷飯,每件商品都是氛圍的營造者,傳達著“天然”“極簡主義”。
價值觀上的先行,是擴展自身商業(yè)邊界的一種認知基礎,一旦獲得多數(shù)消費者的認同,就能建立深刻的情感聯(lián)結,從而實現(xiàn)品牌夢寐以求的生命力。
▲MUJI的氣質不知不覺已經(jīng)滲透在日常的每一個場景,甚至成為一種新的“理念”
?“微小而龐大”的跨界
MUJI的神奇之處還在于,每一次跨界,都讓人覺得理所當然。
一方面是MUJI產品本身涉獵的領域繁多;同時,如同一個穩(wěn)健的中年人,MUJI在跨界經(jīng)營的過程中,步子不會邁得過大,而是在熟知的經(jīng)營范圍內去做延伸,以免稀釋掉品牌本身的核心定位。
所以,在感官上你可能會覺得Café&Meal MUJI、Café MUJI、MUJI面包烘焙沒什么不同,但它們都對應著細致入微的不同生活場景。
在這一次次“微小”的跨界中,你吃驚的發(fā)現(xiàn),MUJI品牌已經(jīng)延伸到人們的衣食住行,正在打造出一個生活方式閉環(huán)。
并且,無論哪個領域都堅守自身的風格理念。
如今MUJI要開酒店,消費者們不看相關訊息都能對其設計體驗有著具象的想象——
這才是這個“沒有品牌”的品牌真正可怕之處。
本文來源餐飲老板內參,由餐飲界zzfcdz.cn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zzfcdz.cn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(wǎng)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(wǎng)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