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大冬天的,粵菜怎么還愈發(fā)“寒冷”了?管理

餐飲界 / 美食導報 / 2016-02-16
大眾點評網以2015年1月1日和2015年12月31日為時間點,對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的餐廳數量、經營餐飲品類變化進行統(tǒng)計,得出的結論是粵菜在上述4大城市中都出現了萎縮的情況,尤其在廣州本地,粵菜在過去一年中在市場上的占比從20.1%萎縮至13.2%。
餐飲界

粵菜

2014年,廣州市有關部門通過調查數據稱:粵菜占廣州餐飲9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大眾點評網以2015年1月1日和2015年12月31日為時間點,對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的餐廳數量、經營餐飲品類變化進行統(tǒng)計,得出的結論是粵菜在上述4大城市中都出現了萎縮的情況,尤其在廣州本地,粵菜在過去一年中在市場上的占比從20.1%萎縮至13.2%。

粵菜占比的萎縮,已是不爭的事實。而出現這樣的狀況,是因為粵菜已經不受消費者歡迎了?還是餐飲老板們走捷徑為求賺快錢而拋棄了粵菜?抑或是粵菜在與外來菜的比較中優(yōu)勢越發(fā)丟失了?

為此,本報派出多路記者,對廣州老城區(qū)、新城區(qū)、城郊結合區(qū)以及多個商業(yè)廣場的餐飲品類進行了盤查,以期為各位讀者梳理出粵菜在不同區(qū)域的生存脈絡。

這里的寒流有點冷~

興盛匯

興盛匯是興盛路酒吧街內的食街,共擁有餐飲商鋪73家,其中粵菜餐館12家,其余61家均是外來菜系,其中西餐以及川菜等麻辣口味的外來菜居多。而在12家粵菜館中,以經營打火鍋與茶餐廳的居多,僅是茶餐廳就在同一條路里有5家,分別是表叔茶餐廳、表少茶餐廳、old記茶餐廳、邊度茶餐廳以及深井陳記燒鵝茶餐廳。

記者觀察:廣州本地人口味變重

興盛匯是近年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去消遣的酒吧街,重口味的餐飲自然更為受年輕人歡迎。同時,在酒吧街消遣完到平民化的茶餐廳消費,是很多人的習慣。傳統(tǒng)粵菜館就與酒吧街的氛圍格格不入。

記者了解到,近1年時間里餐廳數量就呈直線增長,且以外來的重口味菜系居多,在同一層里的川湘口味菜館已經不下10家。“上品鱻”老板介紹,經營這家餐館就是觀察到重口味已經籠絡了主流消費群體的舌頭,開外來菜不僅是因為廣州的外來人口構成比例加大,而是廣州的本地人本身已經有了口味上的變化。

高德匯

毗鄰興盛路的高德匯,目前有餐廳14家,其中粵菜餐館有5家,包括連鎖品牌點都德和2號唐廚酒家,兩家潮式火鍋,和一家新派粵菜“星意小廚”,高德匯目前客流一般,而且商場餐飲的擴張勢頭緩慢,去年年中開業(yè)的“香天下”算是商場里最新的餐廳了。而在商場內經營最長時間的粵菜餐廳要數“2號唐廚”,其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。翻開她家的菜單細看可發(fā)現,其出品除了粵菜外,還有融匯中西的融合菜和川湘辣菜。

記者觀察:高德匯開粵菜受限

“2號唐廚”經理威哥指出,目前粵菜的經營難題,首先是在定價方面增加競爭籌碼,所以要時時思考如何打“價格戰(zhàn)”,更重要的是在當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如何為粵菜設計有效的“商業(yè)傳播”和有利于品牌的“口傳信息”,從而創(chuàng)造回頭客?;洸四芊裉岣咂渖婺芰鸵催@兩點的執(zhí)行情況。

而在高德匯開粵菜也受到商場的限制,首先是高德匯雖然位于珠江新城內,但既沒有連通花城廣場,也與人流旺的興盛路相隔,來這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地鐵,這就造成了不能成功引導街客到商場內的情況。

粵菜市場份額減少的現象,

在各大商業(yè)廣場的餐飲上體現得更明顯。

天河城-正佳廣場-萬菱匯

整個天河城廣場的粵菜正餐館只有3間,分別是太興茶餐廳、稻香和港麗餐廳,而外來菜館則有近10間。

正佳廣場餐飲比較多,共有近80家餐館,但粵菜餐廳只有4間,占比只是1/20,其余都是外來菜。

萬菱匯目前開了不到10家餐館,粵菜有5間。負一層正在裝修的3、4間餐廳都是做東南亞菜、日韓等外來菜,管理處說近一年少了一半粵菜餐館咨詢鋪位或者進駐。

白云萬達廣場

白云萬達廣場有一條露天的飲食街,有二、三百米長,30多家餐飲店,但只有屈指可數幾家粵菜餐廳,包括江山享味酒家、漁米粥、表叔茶餐廳等。記者發(fā)現日韓餐館數量最多,達到十幾家,還有一些重慶、成都的火鍋店和湘菜、西北菜。

太陽新天地

目前商場內共有餐飲30家,其中粵菜有10家,其余20家均是外來菜系。記者從部分商家了解到,由于該商場定位還是希望能容納餐飲的多樣性,所以能看到外來菜系中有來自中、日、韓、西餐的不同菜系,而粵菜部分也更為多樣性。近期開業(yè)的3家餐廳就都是粵菜,其特點都是在傳統(tǒng)粵菜的基礎上加以改良。

西城都薈

黃沙附近的西城都薈是記者走訪的商業(yè)廣場里最多粵菜餐廳的,有宴薈、好客家、馳記面家、太興、純再、一哥、真精神桑拿菜等7家,粵菜占了近5成的比例。但是記者通過管理處了解到,最近半年在西城都薈開張的餐館只有“真精神”1家粵菜,其余都是外來菜,照這個勢頭發(fā)展,粵菜所占比例估計會下降,而且3樓有1家餐廳本來是做客家菜的,但是堅持不到一年就倒閉了,這個位置現在開了1家蛋糕店。

記者觀察:商場粵菜僅排第五

綜合以上數據,記者做了個統(tǒng)計,就正佳廣場、天河城、萬菱匯、西城都薈和白云萬達廣場5家廣場的餐飲來說,占比前三強的菜系分別是日韓料理、西餐和湘菜川菜,而粵菜排在第五,三甲不入。

記者咨詢過鑫桂園的主廚張云武大廚。他說粵菜不同于外來菜的地方就是成本太高。“食材要新鮮、要好,不可以用冰凍的,要不味道就打折,也做不出粵菜應有的水準,所以在食材的進貨成本方面,這里就高很多;再說粵菜要進駐廣場的大多數都是品牌酒樓,講究裝修和擺盤的精致度,粵菜師傅要請頂級的,人力成本也高;而且逛商場的人群心理都是吃點不一樣的,找點特別的、精致的吃,很少再吃粵菜,除了茶點這些家里做不出來的,所以很多進駐廣場的粵菜餐館很多都有茶市,或者是茶餐廳?!?/span>

至于太陽新天地,商場餐飲比例構成,一部分是受到商場的經營策略所規(guī)定,一方面也有商家自己的想法。例如“大龍鳳”的老板彪哥就指出,傳統(tǒng)粵菜很多人會做,但缺少得當的傳承以及迎合市場的推廣。日后的粵菜經營定必要思考擺脫傳統(tǒng)形象,用更能迎合當下消費者的姿態(tài)出現。越來越年輕的不僅只有消費者,連餐飲的經營者也是會更新換代,現在正是新一代粵菜餐飲人的思索期。

這里的寒流不太冷~

居民居住區(qū)以經營粵菜的食肆為主為優(yōu),

商業(yè)旅游區(qū)以經營外來菜的食肆為主。

這個規(guī)律其實適用于廣州的整個餐飲市場,

而在老城區(qū)尤為明顯。

上下九-長壽路-泮塘-龍津路一帶

荔灣區(qū)的飲食商圈,主要分布在上下九-長壽路-泮塘-龍津路附近。根據調查,上下九到長壽路沿線(包括寶華路、恩寧路、逢源路等),經營粵菜主題的食肆一共有85~90家左右,其中的中大型餐飲有廣州酒家、蓮香樓、陶陶居、點點心思等,其余多為100餐位左右的小型餐廳或小吃店、粉面店、快餐店。而經營外來菜的餐廳,有20家左右,例如西餐的江南意客、薩莉亞,還有各種湘川風味小店、麻辣燙、拉面館等。

從泮塘至龍津路沿線,粵菜食肆的比例相對較高,包括泮塘酒家、嘉華、榮華、向群等經營多年的粵菜館在內,一共有接近60家大大小小的粵菜食肆。而經營外來菜的餐廳卻幾乎找不到。

海珠路-惠福路-北京路-文明路一帶

跨過人民路,老城區(qū)腹地中的海珠路、詩書路、紙行路一帶是聚集了較多食肆的,一共有27~30家左右的餐飲,其中有25家是經營粵菜為主的。包括海鮮街、林師傅、食為先(麒勝)、粵富等。而經營外來菜的只有5家左右,而且以餐位不過50的小店為主。

進入惠福路,餐飲食肆的分布有明顯的“分界”。以解放路分隔的“惠福西路”與“惠福東路”為界,接近老居民區(qū)的惠福西路有15家左右的食肆(不包括巷子、市場里的小餐館),幾乎全是粵菜,以得心、上水酒家等為代表。

而進入了靠近商業(yè)帶北京路步行街的惠福東路,餐飲食肆就有30多家,而粵菜餐廳就只有點都德、表少茶餐廳、有骨氣、永盈等10家食肆,而各式外來菜如越南菜、泰國菜、湘川菜、時尚輕食等的,就有18家以上。

進入北京路步行街后,食肆的分布集散更明顯,分類也更多,大大小小的食肆共有53家左右,其中包括萬福樓、幸運樓等粵菜食肆有21家,而各式各樣的外來菜餐館數量則超過30家。

到了越秀老城區(qū)的末端文明路一帶,這里明顯是經營粵菜主題的餐飲為主,各式小店、糖水店等占了9成以上的比例。

記者觀察:經營粵菜是惟一王道

在老城區(qū),不管怎么說,廣州本地人的飲食喜好,依然是偏好粵菜的,尤其是40歲以上的老廣州,他們對粵菜的認可度可以說是唯一的。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,在惠福西路的一家經營多年的粵菜餐館,曾在去年改為經營溫州菜,但不過半年即馬上改回經營粵菜。同樣在荔灣的泮塘(如意坊)一帶,曾有許多餐廳轉手改營外來菜的,均不成功,而由點都德、竹溪等粵菜餐飲接手后,其生意穩(wěn)定而火爆。這些例子都表明了,在老城區(qū)的居民區(qū),經營粵菜,是唯一的王道。

至于在商業(yè)區(qū)有較多的外來菜出現,行家認為這并不奇怪。因為事實上廣州本地人是很少會選擇在這些商業(yè)區(qū)就餐的,而在這里用餐的,大部分是外地游客,同時這些外來菜也迎合了一些廣州的年輕人的口味,所以經營外來菜是有明顯優(yōu)勢的。 

黃邊地鐵站附近

據當地餐飲行家介紹,2007年的時候,黃邊附近的餐飲還不是很多,主要以粵菜為主,有新客家、喜相逢酒樓、唐苑等幾家。近幾年來,這里附近增加的餐飲也主要以粵菜居多,如鳴和酒家、中山大鴿飯、年豐客家王、白云大道上的廣東道等,外來菜則相對較少。而這幾年,關門的食肆也比較少,只有1家粵菜餐廳關門,關門的店面之后做的也是粵菜。

記者觀察:粵菜份額不減反增

記者發(fā)現,在黃邊地鐵站附近,不到300米的地方有3、4家客家菜。據熟知這一帶的陳師傅介紹,黃邊附近有兩個大型的住宅區(qū),主要以家庭餐消費為主,而主打家庭型消費的客家菜剛好契合消費群體的需求。而對于粵菜份額越來越少的說法,有附近的商家則不認同,認為在黃邊附近,粵菜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。

廣州大道北

從同和地鐵站沿著廣州大道北一路往京溪南方醫(yī)院地鐵站方向走,基本上一路都是吃的。這一段路,以路邊店和小型的廣場店為主。算起來,大大小小的店大概有200家左右,而粵菜占50%以上。在路邊店中,大部分是以粥粉面為主的小店和以牛、羊、雞為主的大排檔。

而對于廣場店來說,粵菜所占的比例較少。例如在嘉裕太陽城廣場,大概有15家餐飲,其中只有1家茶餐廳和1家粵式快餐簡餐;而在金鉑廣場,大概有10家餐飲左右,粵菜餐廳只有3家。

記者觀察:大排檔粵菜館占比超5成

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這一條路的食店更換比較頻繁。據介紹,關門的大多是外來菜,如嘉裕太陽城廣場的“金草帽韓國烤肉自助餐廳”,在經營了幾年后近期關門了;云味軒過橋米線則改成了太二酸菜魚。而在同和地鐵口附近的同和街,前幾年以川菜居多,而這幾年基本都變成以粵菜大排檔為主。

熟悉廣州大道北餐飲情況的張先生告訴記者,這條路上的食肆主要客人還是住在附近的居民,盡管這幾年外來人越來越多,但是本地人還是占大部分,所以粵菜在這里還是占比較大的份額。但是因為這里的消費水平相對不高,所以進駐的品牌粵菜酒樓較少,多以些大排檔為主的粵菜館子。他補充說,在大型宴席和請客方面,粵菜還是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。

說到在宴席上粵菜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,

那么,賽馬場美食街則是一個代表性區(qū)域。

賽馬場美食街

“賽馬場美食街”的前身是賽馬場,后來轉型成為汽車銷售中心,直到近年開始引入餐飲,更被冠以“美食街”之名,但即便如是,賽馬場的餐飲發(fā)展步伐也十分緩慢。目前場內合共有18家餐廳,其中外來菜系4家,粵菜餐館有14家,這些粵菜餐館都以酒家酒樓居多,均屬于規(guī)模較大的粵菜餐廳。

記者觀察:中大型粵菜酒樓占近8成

賽馬場以中大型粵菜酒樓為多,且以接待為主,如漁米之鄉(xiāng)、潮榮一號、源豐酒樓、金南香漁村、茂港漁村等,從裝修格局就能看出這些都是舉辦宴席為主的餐廳。以宴席為主所得到的利潤,遠遠高于散客的單桌消費,這就是為什么這類中大型粵菜酒樓能存活下來的原因之一。


本文來源:美食導報,由餐飲界(微信ID:canyinj)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zzfcdz.cn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
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


媒體官方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