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直播、上淘寶,星巴克、喜茶、奈雪的茶為何都爭做“網感少年” | 餐見頭條

餐飲界 / 飲sir / 2020-01-06
為何飲品如此熱衷于“觸網”,飲品“觸網”的背后到底是哪些力量驅動呢?
餐飲界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今年的9月份,星巴克走進了帶貨達人薇婭的網絡直播間,當天星巴克的各類產品大賣特賣,直播大獲成功。

12月,在直播電商嘗到甜頭的星巴克干脆在自己的官方旗艦店做起了直播。這次,沒有再請知名主播的星巴克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。82.8萬的收看數據,直播中的杯子、福袋、星享卡、飲品等20多款產品幾乎在瞬間被售罄。

當以往端著身價賣“第三空間”的星巴克都做起了直播,飲品的“網感”再次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。為何飲品如此熱衷于“觸網”,飲品“觸網”的背后到底是哪些力量驅動呢?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飲品“觸網”的四大渠道

今年5月,星巴克中國宣布業(yè)務重組,業(yè)務部門被重組為門店零售與數碼創(chuàng)新兩大部分。這意味著星巴克正在把數字創(chuàng)新放到了與傳統(tǒng)門店零售業(yè)務同樣重要的位置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隨后,星巴克開始重點發(fā)展“專星送”,推出啡快概念店、嘗試電商直播等等,星巴克的觸網攻勢來得猛烈而密集。與此同時,其他飲品品牌的觸網戰(zhàn)略也在持續(xù)進行中。

1、上平臺

飲品被認為是具有天然零售與外賣屬性的餐飲品類,因為,與其他很多餐飲品類不同,飲品外帶并不影響產品的口感。所以,即便是街邊不知名的飲品小店,也都會利用外賣平臺來增加收入。

星巴克更是開通了天貓官方旗艦店,售賣杯子等周邊產品,已經成為星巴克不容小覷的創(chuàng)收部分。

2、智慧門店

2018年,喜茶在深圳開了一家全新的店型——HEYTEA GO,店內沒有收銀員,顧客可通過“喜茶GO”的小程序完成消費流程,這大大縮小了顧客的等餐時間,讓喜茶的排隊現象得到緩解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圖源:喜茶GO截圖

HEYTEA GO被認為是喜茶對智慧門店的嘗試。無人、智慧,也正在成為飲品乃至整個餐飲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關鍵詞。

3、新零售

2018年星巴克中國與阿里巴巴針對新零售達成全面的戰(zhàn)略合作,希望通過各自擅長的領域的融合來共創(chuàng)一種新零售的新生活方式。

繼星巴克后,瑞幸與互聯網大佬騰訊結盟,在“互聯網+咖啡”領域再掀風雨。在星巴克與瑞幸的互聯網戰(zhàn)略步調背后,事實上是新零售數據戰(zhàn)。

4、直播

同樣曾經在薇婭的直播間亮相的還有奈雪的茶,薇婭在直播間試喝并推薦奈雪的茶,讓奈雪的茶在短時間內銷量激增。

直播,正在成為一種“觸網”新渠道,受到餐飲品牌的喜愛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為何飲品尤愛“觸網”

星巴克與奈雪的茶做直播只是為刺激消費?瑞幸、喜茶紛紛嘗試的無人智慧門店,只是為了提升消費新鮮感?

非也,飲品觸網并不是短暫的一過性行為,而是出于品牌長遠發(fā)展的戰(zhàn)略行為。飲品“愛”觸網,與它的品類特性與發(fā)展需求有著莫大的關系。

1、年輕定位使然

奈雪的茶與媒體聯合發(fā)布的《2019新茶飲白皮書》中顯示,21歲-30歲的90后已經成為新茶飲的主流消費群體,占比50%;80后則以37%的占比緊隨其后。目標消費群體決定品牌定位,絕大多數新茶飲品牌都正在趨于“年輕化”,而“觸網”正是年輕化的一大途徑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圖源:《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》

一方面,年輕人對網絡新鮮事物有著天然的敏感度,同時,他們對網絡與智慧技術的接受度與使用率也較高。所以,飲品積極“觸網”的根本是受其消費人群驅動。

2、拓寬消費場景

在以往堅守“第三空間”門店體驗的星巴克開出第一家“啡快”時,瑞幸的“無限場景”卻“意外”成為業(yè)內討論熱點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圖源:@北京美食探店微博

利用啡快自提,專星送,星巴克也將咖啡送到了“無限場景”。無論是自提、外賣還是新零售,都是為了拓寬消費場景,把咖啡消費從門店里解放出去,解放到辦公室、家庭、機場、車站等任意場景中。

3、新玩法為品牌增添活力

在星巴克開啟“觸網”模式之前,在“瑞幸現象”面前一直有不少業(yè)內人士熱議星巴克的“過氣”、“老化”之路。彼時堅守著“第三空間”的星巴克在很多業(yè)內人士與消費者眼中,儼然已經落后。而如今的星巴克已經隨著其一系列的“觸網”舉措“重拾青春”。

縱觀餐飲業(yè),每一個長足發(fā)展的品牌,都是在不斷的新嘗試中為品牌持續(xù)注入活力。站在消費者的層面,產品的創(chuàng)新,以及通過“觸網”等手段達到的服務創(chuàng)新與場景創(chuàng)新,正是激發(fā)品牌活力的兩大途徑。

4、提升品牌的社交互動性

從雙微到自媒體,從抖音到直播,相對于其他餐飲品類,飲品品類更熱衷于“網絡營銷”,因為,網絡營銷有著更契合于飲品“社交氣質”的營銷場景。

網絡的虛擬場景,卻可以產生真實的交流與互動,讓消費者參與其中,因為趣味性與參與感,會讓消費者的印象更深刻。

5、拓寬消費人群

網絡直播的前端是什么?是巨大的流量。特別由人氣主播帶貨的直播,每一次直播都是將主播百萬,甚至千萬粉絲的潛在消費人群轉化為品牌粉絲的過程。

對于品牌方來說,網絡直播的最大誘惑就來源于流量和轉接與價值轉化。

餐飲界 餐飲新媒體

平臺外賣、電商直播、新零售、網絡營銷……餐飲行業(yè)歷經幾年轟轟烈烈的“觸網”行動后,“觸網”早已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傳統(tǒng)門店銷售鏈接至線上,而是讓線上、線下相互流通的一種綜合性行為。

未來,“觸網”還將變得更多維,不僅渠道更多,方式也將變得更豐富。那么,作為餐飲業(yè)主,不僅要思考如何把菜做得更好吃,還要考慮如何通過加持“科技感”為餐廳創(chuàng)收,為品牌加碼。

歡迎在評論區(qū)寫留言,與我們互動討論!

來源:飲品報| 作者:飲Sir

編輯:寒斌 | 統(tǒng)籌:大箏

免責聲明: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zzfcdz.cn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投稿請加小編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。4.餐飲界提供的資料部分來源網絡,僅供用戶免費查閱,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、即時性和有效性,若網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、延誤、不準確、錯誤和遺漏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處理,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

掃碼關注餐飲界微信號


媒體官方合作